《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 解读材料

( 2021年08月23日 ) 来源:市妇儿 工委办公室

为全力促进上海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于近日发布。为方便大家更快了解规划内涵,市妇儿工委办准备了规划解读。

一、“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和指导思想

编制工作历时两年半,市妇儿工委办历经调查研究、起草修改、征求意见、论证审核阶段,几十易其稿。由于妇女、儿童发展涉及的领域广、覆盖面宽、涵盖的群体类别多,新规划的编制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分管领导召集相关部门专题研究新规划,召开市妇儿工委全委会讨论审议新规划。新规划的出台凝聚了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各领域专家、学者,各级妇女儿童工作者的宝贵智慧,凝聚了各界妇女、儿童代表、社会热心人士对妇女儿童高质量发展的愿景期盼,是深入调研、集思广益、民主决策、科学论证的成果。

在规划编制中,我们立足在上海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进程中,坚持以“五个人人”为目标,进一步融入妇女儿童发展视角,实施与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匹配的妇女儿童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妇女儿童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环境,推进妇女儿童在社会治理、经济参与、身心健康、科教文化、福利保障、权益保护、发展环境以及家庭领域等方面获得更加平等、优先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不断增强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上海妇女儿童发展水平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妇女发展水平保持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儿童发展水平保持发达国家领先水平。

新规划对妇女儿童发展要求继续定位在: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其主要特点:

第一,站位较高,体现上海特色。规划编制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立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谋篇布局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和妇女儿童事业,体现了应有的政治站位。与“十三五”规划相比,更能体现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特点。

第二,重视民意,注重需求导向。规划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注重回应妇女儿童和家庭的需求。突出了加强对妇女儿童的思想引领、发挥妇女主体作用、加强家庭建设、加强儿童保护等内容,紧盯短板弱项,聚集民意期盼,满足妇女儿童多层次多样化发展需求。

第三,回应需求,统筹规划设计。顺应我国新时代家庭建设的新需求,妇女优先发展领域将原“家庭福利”领域更改为“婚姻家庭”儿童优先发展领域新增“家庭养育”领域,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家庭教育和家庭养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社会需求的回应。

第四,保障有力,凸显工作职能。规划充分考虑了实施的基础和条件,突出政府在推动妇女儿童发展中的主体责任。规划以妇儿工委主管推动实施,以机制建设推动长效保障,体现了规划保障措施全面系统、职责要求明确到位的特点,尤其对提高各区实施妇女儿童规划工作经费和分性别、分年龄统计作了明确要求,有利于促进妇女儿童事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二、“十四五”规划优先发展领域和主要指标

妇女优先发展领域包括“政治和社会参与、经济参与、科教文化、身心健康、婚姻家庭、权益保障”6个领域,共设定33个主要指标,比“十三五”规划增加了9个指标,调整了1个领域;儿童优先发展领域包括“儿童健康、儿童教育、儿童安全、儿童福利、家庭养育、成长环境”6个领域,共设定28个主要指标,比“十三五”规划增加了1个领域、9个指标。

与“十三五”规划的主要指标比较(详见附件),“十四五”规划的61个指标中有17个延续性指标,即与上海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内涵、达标要求相同的指标。经过实践证明,指标设置的科学性较好、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在统计监测上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其中妇女部分11个,儿童部分6个;有12个递进性指标,即在上海妇女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内涵有所拓展或达标要求有所提高的指标。通过前几轮规划相关领域已取得较好成绩、预测在“十四五”期间会达到更高发展水平的指标或者要求统计范围扩大的指标。其中妇女部分2个,儿童部分10个;有13个调整性指标,即根据对“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实践和思考,需修改为更加科学规范的表述或更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指标。其中妇女部分9个,儿童部分4个;有19个新增性指标,即根据妇女儿童发展需求和政府责任创新的指标。可以体现上海国际视野、求新务实精神,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自身发展要求的新增指标。其中妇女部分11个,儿童部分8个。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妇女部分删除1个指标。此外,妇女儿童健康、教育,妇女政治和经济参与、婚姻家庭方面共有13个主要指标为国际通用指标,其中12个为“十三五”规划中原有指标的延续、递进、调整,1个为新增,便于“十四五”期间的国际、国内比较,分析研判上海妇女儿童发展的国际水平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十四五”规划相关策略措施

在妇女政治和社会参与方面,将完善女性平等参与政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提高女性参政议政水平及影响力,完善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及储备机制,促进女性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拓宽女性参与社会治理渠道。在妇女经济参与方面,将保障女性就业制度安排,加大女性创业扶持力度,优化女性就业结构,充分保障女性就业权益,健全生育保障与社会保障体系。在妇女科教文化方面,将性别平等理念贯穿教育全过程,重视女性人才的选拔培养机制,推动女性专业技术学习,加强女性终身教育服务。在妇女身心健康方面,将促进妇幼卫生资源优质均衡,全面提升女性生殖保健水平,加大女性常见疾病的预防筛查和干预救治力度,提高女性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倡导女性健康生活方式,重视女性心理健康干预。在妇女与婚姻家庭方面,将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弘扬家庭美德;加强婚姻家庭知识普及和教育指导服务,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完善家庭服务体系,倡导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家庭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重视满足老年女性的多元需求;建设现代家庭政策体系,有效提升家庭福利水平。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将完善促进性别平等和保障妇女权益的制度环境;健全法治宣传和监督机制,营造促进性别平等的社会氛围;维护妇女人身安全,加大对侵害妇女权益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全面保障男女平等出生权利;加强老年妇女权益保障;推进妇女友好设施建设,打造妇女友好型城市环境。

在儿童健康方面,优化儿童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提高儿童公共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提升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儿童体质健康,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和儿童生殖健康。在儿童教育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满足学龄前儿童养育教育需求,保障儿童获得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促进中小学减负增效,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适合特殊儿童发展的教育,加强校外育人共同体建设。在儿童安全方面,增强儿童法治意识、安全意识与自护能力,严控儿童意外伤害,加强儿童食品、用品、药品安全管理和中小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强化校园和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及其周边社区安全措施,确保儿童网络安全,预防和处置儿童受虐待、被遗弃问题,预防和惩治针对儿童的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儿童权益保障社会网络。在儿童福利方面,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困境儿童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开展发展迟缓儿童早期治疗与养育服务,进一步完善孤弃儿童福利服务体系,逐步拓展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职能,建设儿童工作者队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在儿童与家庭养育方面,构建并完善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完善多层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优化家庭教育指导,加快家庭教育法治化、科学化、专业化建设。在儿童成长环境方面,提升儿童的宜居生态环境水平,推进儿童友好城市空间建设,构建儿童社会参与的机制和环境,加强儿童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培育,优化儿童阅读环境构筑优质向上开放的儿童文化环境提高儿童闲暇生活质量。

四、“十四五”规划的重大事项

在征集相关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研究,规划确定“十四五”期间7项重大事项,分别是建立上海女性身心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实施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骨骼健康管理项目建立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完善上海市妇女儿童传染病应急救治体系建设儿童友好社区、建立性别统计数据平台、研究建设中福会少年宫新宫(扩建)

其设立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按照妇女儿童普受惠、长受惠、得实惠的原则,从扩大妇女儿童受益覆盖面、提高社会影响力方面考虑确立的事项。二是超出单一部门职责范围,协调落实主管牵头单位后,可通过多部门合作或条块联动来推动政府资源整合的事项。三是站在源头推动妇女儿童发展的高度,若不及时开展将影响长效发展的基础性、实效性和创新性,必须攻坚克难形成配套的事项。

五、保障措施

规划第五部分“保障措施”的内容均是在实施前五轮规划工作经验和做法基础上的总结和提炼,将一些有效的工作制度与措施,组织领导与保障,工作规范与队伍建设,监测统计与评估等要素列入规划,作为实施规划工作的刚性要求贯彻执行,更加注重政府在实施规划中的主导作用;要明确职责,明晰责任,完善制度,夯实基础性建设;强调要确保必要的实施条件等等。与“十三五”规划相比,延续了“组织实施”和“监测评估”两部分内容。在“完善分性别、分年龄统计制度”中新增了“深化多部门协同,依托市大数据中心资源平台,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开展性别指标数据汇集、互联、共享和应用,丰富性别指标数据来源”等内容,为全面了解全市妇女儿童发展状况,推进妇女儿童发展大数据应用和监测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六、规划的亮点

一是关注妇女发展,提升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结合本市产业转型发展战略,加大有就业意愿的女性职业技能培训和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吸引和帮助更多女性在新兴产业和行业实现就业;引导女性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鼓励各类众创空间和孵化平台,为女性创业创新提供更多开放便捷的服务。提高政府法律顾问中女律师和女法学专家的比例,为政府决策和依法行政贡献智慧;推进妇女组织对司法公正的监督,完善妇女参与人民陪审制度,着力提高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人民调解员的女性比例。大力培育、扶持女性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和社会公益性服务项目。

二是重视家庭建设,落实“三个注重”要求。在制定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中引入家庭视角,建立完善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家庭政策,减轻生养子女家庭负担。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儿童照料,逐步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假制度;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科学化、专业化建设,规范家庭教育行为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托幼服务和病患陪护,倡导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家庭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建立以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普惠为主导的托育服务资源供给体系。

三是重视妇幼健康,加大妇女儿童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妇女全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女性健康期望寿命逐步提升;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妇女健康管理服务,关注妇女盆底障碍、骨骼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对女性健康的影响;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妇科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社区妇女心理咨询和干预网络;加强老年护理等领域的资源供给,完善老年妇女健康管理。鼓励社区开展老年女性身心健康教育,提高老年心理和认知障碍知识教育普及率,逐步健全覆盖全市的老年心理和认知障碍的筛查与监测干预体系。建立儿童早期发展基地,逐步完善儿童发育障碍(如自闭症、脑瘫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制度;整合优化医院、学校和社区心理健康机构,发挥12338、12355等社会热线的作用,建立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评估、干预和转介机制,加强对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完善妇女儿童传染病应急救治体系;逐步推进妇幼保健医疗的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四是重视环境优化,创建儿童友好社区。全面构建妇女儿童友好环境。在城市规划、社区建设过程中体现性别平等意识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将对妇女、儿童和家庭特殊需求的考量融入城市规划的整体思路中,有计划地优化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根据家庭照护需求增设第三卫生间,继续推进公共场所的母婴设施建设。整合统筹社区儿童活动场所和服务资源,在街镇层面建立儿童服务中心,在居(村)普遍设立儿童之家,形成“一中心多站点”儿童服务网络。

五是加大对特殊困境儿童的精准救助帮扶力度,加强童福利机构建设。健全面向因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机、家庭失能等原因形成的困境儿童的发现报告机制、应急处置机制、评估帮扶机制和监护干预机制。探索建立困境儿童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办法,监督、支持家庭妥善养育儿童,对不适合由家庭监护的儿童及时开展救助保护。通过公建公营、公建民营等方式,建设区级儿童福利机构,为辖区需要长期家外安置的困境儿童提供寄养、托养等替代性养育服务。培育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各类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的救助和服务,推动儿童福利服务类社会组织的规范化发展,提升儿童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六是重视儿童网络安全。探索发展网络安全工具,清理网站青少年板块、少儿频道中涉色情、暴力等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净化儿童上网环境。严禁网络运营者非法收集、存储、使用、披露儿童个人信息,保护儿童个人信息安全。加强对网络游戏平台的监管,对儿童使用网络游戏和平台采取防沉迷系统等有效的限制及保护措施。督促互联网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制定儿童个人网络信息保护的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严厉打击针对儿童的网络犯罪,建立网络文化产品分级机制。加强家校互动,对儿童进行关于互联网游戏、交友、消费的安全教育。

七是建立性别统计数据平台。推动性别统计数据库建设,开发性别统计数据平台。建设内容包括性别统计数据采集网络、性别统计数据存储平台、性别统计数据处理平台、性别统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以人为对象的数据实时提取和精细化匹配,为性别平等红线提供监测和预警机制,为各部门之间的统计工作提供便利,减轻基层重复报送负担,及时、准确地为决策者提供性别统计信息。

 

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617

《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