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健康委启动开展“家+健康”促进行动
今年5月15日是第32个“国际家庭日”。当天,市卫生健康委、市计划生育协会在徐汇区举行“开展健康家庭建设,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主题宣传活动。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也是人口繁衍发展的核心载体。本市高度重视生育支持和家庭发展工作,去年底印发《上海市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其中包括: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将本市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开展“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研究制定产假、生育假社保补贴政策和育儿补贴政策;提升优生优育服务,从孕期到产后为孕产妇精心打造全程精细化的保健服务链条,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基本完成儿科诊疗科目设置,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儿童孤独症筛查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病种增加至15种;营造生育友好环境,开展健康家庭建设,宣传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引导形成适龄婚育、代际和谐、性别平等、责任共担的社会氛围,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和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加强母婴设施建设,去年共创建星级母婴室146家。
此次活动特设专家访谈环节,围绕“生育·家庭·健康”主题,邀请专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加强优生优育服务、保护育龄人群生育力,推进健康家庭建设、发挥健康家庭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等发表意见和建议。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周海旺认为,不同年龄阶段人口的民生需求彼此相连、相互影响,这些都是影响家庭生育意愿、决定生育行为的内在因素。生育观念的转型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促进生育政策要见效,不仅需要政府层面倡导,还需要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响应。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彦林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由于受婚育观念转变、职场竞争激烈等多种因素影响,青年人结婚和生育的年龄不断推迟,不少女性错过最佳生育期,因此呼吁广大男女青年要适龄婚育、优生优育。
市爱卫办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呼吁全社会重视健康家庭建设,履行家庭健康责任,提升全社会健康水平。
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区计生协常务副会长李伟介绍黄浦区深入开展“好家风、健康行”主题活动,用黄浦实践来生动诠释“健康是家庭幸福的基石,创新是服务提升的动力”这一理念。
本次活动上,市卫生健康委启动开展“家+健康”促进行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庭主体、全民参与”原则,以“家”为阵地、以“健康”为核心,推动健康理念融入家庭日常,高质量推进健康家庭建设,发挥健康家庭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
栏目编辑: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