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将摘得世赛最高级别荣誉“阿尔伯特·维达大奖”,也是上海智能制造领域育才的生动缩影 “冠军中的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 2024年09月25日 ) 来源:文汇报

卢俊威(左一)与谢辉铉(左二)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工业4.0项目冠军,登 最高领奖台。 (大赛官方配图)

     

     

       几乎没有时间好好休息调整,00后卢俊威与谢辉铉夺冠之后更忙了。

     

       昨晚,他们作为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工业4.0项目备赛组教练,与训练基地里的选手们开会,已经开始为明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作准备。

     

       就在10天前,在法国里昂举行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4.0项目中,他俩成功摘金,并获得最高级别荣誉“阿尔伯特·维达大奖”。这是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首次参赛,也以实力完胜众多顶尖欧美选手。“尽管我们有信心有把握,但拿到大奖确实超出预期。”

     

       赛场较量,靠的是两人的默契配合与从容心态。赛场之外,亦是上海智能制造领域育才的生动实践。

     

       一束光的意外

     

       卢俊威与谢辉铉的比赛照片,常被室外照射进来的光“分割”画面。

     

       这道光,是世界技能大赛现场最不利于发挥的因素。第二个比赛日考核机器学习模块,两人好不容易搭好了机器视觉模块,并完成数据与图片采集。然而,当阳光透过场馆窗户直射进来,部分传感器可能受到光照影响,或将导致裁判检测时产生不可控的偏差。

     

       “要么挪动工作站位置,但就得重新采集数据、搭建相关模块,步骤繁琐、浪费时间。”两人思考过后决定按兵不动,因为预判到了下午,阳光的走向会逐步减少对数据的影响。

     

       今年1月正式进入国家集训队后,两人大大小小做了上百场实战演练,平均每天训练12小时以上。“练到麻木了。”卢俊威说,从备赛时两人每天都会在睡前复盘当天情况,你一言我一语分析得失,这一习惯保持到了里昂。“哪怕碰到困难、失误也不要紧,都是模拟过的情况。”

     

       赛场瞬息万变,常有“小插曲”。但他俩碰到问题不慌不忙,在长达四天的赛程里将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左右手的默契

     

       卢俊威是左撇子,谢辉铉擅长右手,场内场外配合默契。

     

       在工业4.0这个综合性项目上,“左右手”分工明确,卢俊威负责金属传感器控制,谢辉铉搞定网络设备、网络安全与数据可视化。

     

       他们就连性格也非常互补。工业4.0项目国家队教练祝林评价,卢俊威是“实践型”选手,无论多复杂的技术,只要将核心点告诉他,便能第一时间上手研究,即刻形成肌肉记忆;而谢辉铉是“研究型”选手,碰到新技术一头扎进去研究背后的原理与本质。“两人搭配,又快又深入。”

     

       组队纯属巧合。在外地就读时,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卢俊威已参加了工业机器人等比赛,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谢辉铉也凭借优异成绩崭露头角。2021年,学校要搭建工业4.0项目梯队,教练组根据专业“抽中”他俩。“就这样两人认识了,慢慢发现还挺聊得来。”

     

       比如,两人有共同的成长路径。都是因为喜欢机电、计算机,即便有着能考上普通高中的分数,两人还是选择了学一门技术的职业院校。

     

       当然,搭子“吵架”在所难免。就在参赛前,两人还为项目模块中谁负责搭建相机“争”个不停:“我动手能力强”“我逻辑清晰”。好在两人马上商定,“谁速度快谁上”……有默契更有实力,在国家集训队期间,他俩很争气,在41考核中反败为胜,让所有人看到了这个组合的不可分割性。

     

       无数个未来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大门口矗立着一块大红展板:热烈祝贺我校教师卢俊威、谢辉铉夺得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4.0项目冠军。展板上,两人手持国旗、挂着金牌腼腆地笑。这所职业院校又一次因为技能备受关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该校老师邵茹鹏斩获精细木工项目金牌。

     

       “双冠”背后,是上海的慧眼识才和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彼时,世赛器材设备供应商在上海浦东设立了大中华区分部,卢俊威、谢辉铉曾以选手身份去参观了解比赛设备。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闽洲介绍,自20236月起,两人成为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职工,并在两个月后的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拿到银牌。为了让他们走在技术前面,世赛指定设备CP-lab工作站刚在亚洲市场推出两台,学校便想尽办法购入。祝林也是当时引进的师资力量,上海交大本硕博,深耕领域包括通讯、基因检测、计算物理等。

     

       “阿尔伯特·维达大奖”是以世界技能组织创始人名字命名的奖项,用于表彰每一届大赛中获得所有参赛项目最高分的选手,每届比赛只有1个赛项可获此殊荣。此次两人最终的比赛成绩根据换算为900分,遥遥领先银牌选手的700多分。祝林认为最后云计算模块是关键分。模块要求选手将全球各地的产线连接到场内中央服务器,“在其他选手感到疲态的情况下,他们稳定发挥,以大比分胜出”。

     

       在技术领域应用新技术本身也是一种科技创新,工业4.0让工业现代化的未来清晰可见,卢俊威、谢辉铉也激励着更多智能制造业人才奔涌。学校实训基地的墙壁上贴着“距离下一次世界大赛还有X天”的倒计时牌,等着又一批种子选手“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