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第0569号提案的答复

( 2025年05月13日 ) 来源:市妇儿工委办

潘秀红等委员:

  您与李铭、卢薇薇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做好隔代养育支持,助推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对提案的办理概述

  市妇儿工委办公室收到提案后,即对相关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分析。提案从价值理念、教育观念、专业知识、社会支持等方面,分析了隔代养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打造隔代养育支持体系等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前隔代养育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科学的隔代养育,有利于减轻年轻父母的压力,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和传承,也是对家庭建设和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支持和促进。我办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和市教委等部门,对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承办答复意见。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作为市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负有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执行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妇女儿童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的目标责任等职责。《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在妇女发展“婚姻家庭”领域提出“倡导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家庭建设”“鼓励庭成员共同参与儿童照料”。结合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各部门积极探索,不断丰富扩大支持隔代养育的公共服务。

  (一)提升家庭隔代照料能力,积极推广普及科学家庭教育

  上海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将为隔代养育提供系统化指导和服务支持作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重要内容。2022年,市教委联合市妇联印发《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形成各阶段有机衔接、有序上升和全面系统的指导内容体系,其中,明确将“重视祖辈家长指导”作为“亲子关系”板块的重要内容。2024年,启动“15分钟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圈”建设,指导各区根据祖辈家长实际需求研发系列祖辈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为隔代养育提供系统化指导资源。2024年12月,我市印发《上海市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在生育服务、育幼服务、教育住房就业支持、社会氛围营造等方面提出12项政策举措。其中,关于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明确支持家庭隔代照料,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与技能,在老年大学、社区等开设科学育儿相关课程,提升老年人照料孙子女能力。目前,上海师范大学老年大学、上海开放大学等高校机构通过举办特色活动、开设专题课程等方式,积极推广科学育儿知识,增强隔代照料能力。

  (二)建设“全龄复合”活动场地,统筹推进适老适幼化空间和设施改造

  上海处于“老龄化”叠加“少子化”背景下,各部门充分认识老人和儿童是社会的宝贵资源,是公园绿地、社区设施等主要使用人群,持续拓展适老适幼服务功能,营造更多更便捷舒适、安全有趣、生态自然、文明友好的公共空间。2022年,我市印发《关于加强公园绿地适老适儿设施建设及服务的通知》,推动全市公园绿地积极完善适老适儿设施建设,开展适老适儿文体活动,拓展适老适儿服务功能,提升老人、儿童的游憩体验。2023年,我市印发《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升儿童友好社区功能,推动功能复合的服务综合体和嵌入式的家门口服务站点建设。2024年12月,我市印发《上海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推动设施功能复合设置和共享共用,按需合理配置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儿童游憩等功能场景。目前,各区聚焦“一老一小”实际需求,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场地空间共建共享和复合利用,为家庭隔代照料提供支持和保障。

  下一步,我办将继续坚持规划引领,在编制《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十五五”规划》时加强与成员单位的沟通协商,推进隔代照料相关政策举措落地实施。在“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选树宣传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中,注重宣传隔代照料、养育的正向价值,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引导淳朴深厚祖辈之爱更好呵护儿童成长。

  感谢您对妇女儿童和家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并希望您能继续关心、支持本市妇女儿童发展工作。

  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5月7日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