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全国妇联等17部门联合印发方案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 妇联组织负责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

( 2024年11月04日 ) 来源:中国妇女报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周韵曦 发自北京 111日,记者从教育部官网获悉,近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务院妇儿工委、全国妇联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50%的县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

  《方案》提出,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要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确保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

  《方案》明确了教联体各主体的职责任务。政府部门加强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统筹领导,指导各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调动各类社会育人资源。教育部门在政府支持下与有关部门、社会资源单位协调联动,引导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和专业指导优势,强化与家庭、社会沟通协作。妇联组织负责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学校因地制宜建立教联体,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会同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研究、推动破解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家长要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要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要主动协同学校教育。各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社会资源单位在各自职能范围内落实育人责任,与学校建立工作对接机制,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突出问题,为学生参与文化学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社会实践、课后服务等提供全方位条件保障。

  《方案》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会同相关部门将教联体建设列入部门重要议事日程,谋划推动协同育人工作,与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完善经费、人员、场地等方面政策保障,凝聚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育人合力,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落实落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