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更多“她”投身科研 “她论坛”现身说法:对科学创新的贡献无关乎性别

( 2024年10月28日 ) 来源:文汇报

“她论坛”聚焦科研界的女性创新与变革力量,邀请顶尖科学家与青年女性研究人员到现场分享和交流。 均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本报见习记者 刘琦

   工作8年,生育完孩子后读博,丹妮拉·罗兹写出了蛋白质数据库引用最多的论文,获得了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在女性占比只有0.4%的神经外科领域,凌峰站稳脚跟并成为神经外科首席专家;从喝不上干净水的越南小山村到成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聚合物与有机固体中心主任,阮淑娟走入了世界学术圈,走进了全球前1%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50%的全球智力来源属于女性,但历史上,女性大脑受到‘压制’,男性大脑受到鼓励。”在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上,来自全球各领域的多位顶尖女科学家站在聚光灯下,用一项项实打实的科研成果、一篇篇高被引论文、一个个励志的人生故事证明,对科学的贡献无关乎性别。

     

   来自英国剑桥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MRC-LMB)的名誉课题组负责人丹妮拉·罗兹,读博士前就已发表了13篇论文,博士毕业仅5年后,罗兹拿到了MRC-LMB的终身教职,成为研究组的领导者。“当人们在期刊上读到我的论文,无法通过署名来判断我的性别时,会习惯性地认为我是男性,我不知道这是赞扬还是冒犯。“但罗兹始终认为,这种偏见是可以被打破的。

     

   现场,她分享了自己7岁小孙女的一幅画,画的主题是“我眼中的科学家”:一管管化学试剂旁,一位扎着马尾、戴着护目镜、身穿白大褂的女科学家正在认真工作,旁边是一颗“科学之心”。罗兹说:“孙女因为我爱上了科学,我对成长中的青年一代充满信心。”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首席专家凌锋拥有50年临床医学经验,她曾带领7000余名志愿医生团队陆续前往农村地区义诊,为偏远山区的病患带去希望。她治愈过国外医生束手无策想要放弃的重症患者,也用独特的系统医学理念帮助一位百岁老人转危为安,将其寿命延长了4年。

     

   在女性鲜见的神经外科,凌锋做到了顶尖,也领导过许多男性医师。在她看来,工作中要忘记性别的差异,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做到最好的自己。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政策的日益完善,女性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凌锋认为女性将进入越来越多此前以男性为主的行业。她鼓励现场所有的女性:“没有一个职业是女性无法胜任的。”

     

   阮淑娟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奋斗历程。经历过战争,村子被炸,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阮淑娟甚至没有用过电。“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能把阳光装进一个罐子里,就能看书或者做其他事情了。”

     

   40多年后,阮淑娟成了全球太阳能电池新材料研究最前沿的科学家,实现了“捕捉阳光”的童年梦想。移民美国后,阮淑娟做过美发店助理,在饭店端过盘子,但她知道,她的人生绝不止于此。她曾为了求学,敲遍所有实验室的门,屡试屡败却从未放弃,最终遇到了她的博士生导师,踏上了科研之路。

     

   阮淑娟鼓励年轻人:“别放弃,总会有一扇门向你打开。”如今,她也成了“领路人”——每个月,她都会抽一两个小时跟全球青年们交流,其中超过50%的人只在线上见过阮淑娟,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倾囊相授她的经验和观点。

     

   会后,现场众多学生拥向前排的女性科学家,向她们讨教经验,倾诉烦恼,从对话、合影、拥抱中汲取成长力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二年级学生黄姝颖现场许愿:希望自己一年后也能成为一名女博士。“她们是最好的引路人,让我们知道未来有无限可能。”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