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永兴路第二小学为学生打造“稻”梦天地
永兴路第二小学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体验插秧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静安区永兴路第二小学距离人民广场,不过3公里距离。然而,在上海闹市中心,孩子们幸运地拥有了一片约莫半亩大的稻田。暑假前夕,48个四年级孩子亲手插下秧苗,期待秋天的丰收。
“这里原先是一个城中村,拆除之后成为了一片教育用地,但是学校改扩建计划从明年开始,我们就想着,尽管时间不算很长,还是希望把这块地用起来。”校长赵蔚秋说,为了给城市里的孩子创造一些独特的体验,一片由六个小水塘组成的“稻”梦天地应运而生。
夏初时节,稻田旁,孩子们亲手种植的番茄、向日葵、茄子,已经硕果累累。上海弓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孩子们担任“技术指导”。一排排经过培育的“南粳66号”秧苗整齐摆放在田埂上,等待着孩子们前来。
“用三指捏住水稻根部,用力地插到水里让它一行行、一列列,整齐地立在水里。”工作人员孔文娟叮嘱着孩子们。看她光脚站在田埂上,有些孩子也干脆挽起了裤腿。此前,大家不仅学习了水稻的种类,也学习了插秧的动作要领。“要一行行排整齐”“要后退着插”大家相互提醒着。
戴上草帽光着脚丫,女孩李柳萱牵着老师的手,捧着秧苗,第一个下了水。猫着腰,边后退边插秧,小姑娘很快就显露出天赋。原来,小姑娘老家在江西余赣,伴着稻香长大,一年级才跟着父母来到上海。“我爷爷奶奶一直插秧,看着很轻松,但是腰好酸啊!”说完,她又低头忙碌起来。
48个孩子分成6组,每组负责一小块稻田。“太滑了,我摔了三跤,不过,没事!我更佩服袁隆平爷爷了!”“没事!就是有点硌脚,多踩踩就习惯了!”“土有点黏,很难走路!”虽然有点踉跄,但每一张笑脸都透着兴奋的表情。“你们还可以把一大捆先抛进水里,到水里再一株株分开,这样更省力!”有经验的老师傅透露着劳动秘诀,于是,孩子们也学着他的样子,一株株秧苗在空中划出抛物线,落到水中溅出泥,也溅出一阵欢笑。
这里补几株,那里再补几株,四(2)班的两个男孩江山和艾煜尧尽职尽责补上每一块缺漏,成了班级稻田“最后的守望者”。看着满塘整整齐齐的秧苗,两人心满意足地相互搀扶着,踩上田埂。
要放暑假了,种下的秧苗怎么办?赵蔚秋介绍,稻田里埋着科技的秘密——为了便于管理,稻田下铺设了水管,可以实现自动灌溉,控制水量;也有孩子报名假期到学校来,参加水稻养护管理体验活动。更令人期待的是,学校准备好了晒谷场,并计划购买脱谷机,到今年秋天,孩子们就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自己种植的大米了!
“我们预计可以亩产500斤,全校每个孩子都能分大半斤回家!”赵蔚秋说。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