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妇女事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 2023年11月28日 ) 来源:中国妇女报

近日,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上海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年会成功召开。主旨发言专家围绕性别鸿沟、妇女权益和女性科技人才等议题进行分享,虽然视角不同,但都聚焦如何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女性的高质量发展。专题发言人围绕女性的社会地位、性别统计、公益诉讼、二孩母亲职业轨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少年司法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等内容进行了分享。

     华怡佼

    近日,由上海市妇联指导,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妇女学学会、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联合主办,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协办的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上海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年会在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召开。70余名来自上海市妇女学学会、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

    开幕式由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副会长张燕华主持。上海市妇联副主席金佩致辞,她指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是妇女研究工作的基本遵循。妇女研究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承担起妇女婚姻家庭研究的政治引领、价值引领和学术引领的职责,聚焦民生需求,提升研究水平,以高质量的妇女婚姻家庭研究,助推新时代新征程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发挥好学会、研究会的智库作用,促进成果转化,以创新的理论成果推动妇女发展和家庭建设新的实践。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主任、市婚姻家庭研究会监事谭芳致欢迎词。

    积极构建有助于女性成长的环境

    主旨发言环节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副会长吴瑞君主持和评议,三位发言专家围绕性别鸿沟、妇女权益和女性科技人才等议题进行分享。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副会长沈开艳聚焦数字经济时代的性别鸿沟,探讨了数字资源、数字创新成果与数字技能的显著性别差异,提出弥合数字经济时代的性别鸿沟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力,不断提升女性数字技能,促进女性数字技术岗位就业。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市尚伟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黄绮从法律研究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妇女权益的保障需要跃升新的高度,一是理念要先行,特别强调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二是要理清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政策要从家庭的视角出发;三是要保障女性的人格独立。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科技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祝侣汇报了上海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介绍了上海女性科技人才普遍向好的基本情况,提出要构建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雁阵格局,打造女性科技人才梦想成就平台,完善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制度改革,加大对女性科技人才的全周期关心关爱。

    吴瑞君教授对三位老师的主旨发言进行了评议,认为三位专家的视角不同,但她们都聚焦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女性的高质量发展。当下社会对女性有更高期待,我们要构建一个有助于女性发展成长的生态和环境,要为女性得到更好地发展提供体系化的支持和服务,同时也要根据女性成长和人才成长的规律,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地推动女性高质量发展。

    努力倡导女性全面而平衡的发展

    第一单元专题发言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副会长计迎春主持,四位发言人围绕女性的社会地位、性别统计、公益诉讼、二孩母亲职业轨迹等内容进行分享。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刘汶蓉通过数据和我们分享了2010—2020年上海女性在教育、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情况。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刘淑妍分享了数字政府环境下中国性别统计制度创新研究,她认为需要将性别统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数字政府环境下,通过提升数字政府能力,为性别统计的制度创新提供一种新的契机。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林仪明探讨了妇女权益保障公益诉讼的实践与思考。他认为加强妇女权益保障要妥善处理私权和公权保护交叉领域,充分尊重个人维权选择,优先通过行政公益诉讼,即督促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方式来保护妇女权益。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秘书长沈洋对上海二孩母亲生育后职业轨迹的变动及其原因作了分析,这些受访母亲面临的普遍瓶颈问题包括托育机构可及性不足、丈夫育儿参与度低以及生育带来的体力和认知劳动增加。

    计迎春教授对四位老师的专题发言进行了点评,认为家务和照护里的性别分工使女性承担了更多的压力,也影响了她们的就业和收入,因此在性别平等的逻辑和推进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倡导全面而平衡的发展,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力量来进一步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让法律做好妇女的靠山。同时也要建立好数字政府下的性别统计工作,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数字决策主流,推动政府、社会、家庭、男女两性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助力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

    有效促进社会协调和联动机制的建立

    第二单元专题发言由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许莉主持,四位发言人围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少年司法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婚姻家庭纠纷中抢夺藏匿子女等内容进行分享。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社会工作学系主任赵芳认为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家庭,要从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和服务效能等方面来规划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未来发展,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化、规范化发展。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秘书长张华认为少年司法体系中,在向宽容不纵容转化或过渡情况下,保护未成年被害人利益这一问题应置放在前位,应保护被害与困境儿童权益。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教师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枫介绍了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发生率增长及其呈现低龄化趋势的一高一低现象,提出要更加着眼于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支持性环境的构建,持续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体系和机制。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邬晓嫣聚焦家事纠纷过程中的抢夺、藏匿儿童现象,讨论了不同职能部门的处置方法和难点,以寻找破局的可行途径。

    许莉教授对四位老师的专题发言进行了点评,认为家庭教育事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外部教育指导如何介入家庭、如何具有可操作性,需要有清晰的路径来推进,如当下备受关注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既需要不同政府部门的合作,也需要对家庭进行支持和干预。在当下保障未成年人权益进程中,也要看到被隐蔽的家庭和受害儿童,从受害人的视角研究少年司法也是一个全新的角度,如抢夺藏匿对儿童会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我们在注重诉讼程序规则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儿童的身心健康。

    上海市妇联副主席张庆玲对研讨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妇女儿童和家庭工作是全社会的事业,要充分发挥学会的智库作用,切实将妇女儿童家庭理论研究融入上海妇女事业发展大局。

    研讨活动中,为进一步健全民主参与机制、拓宽民主参与渠道、提升民主参与水平,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性别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上海理工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华东政法大学妇女工作委员会等9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妇女研究机构或妇女组织被命名为上海市妇联妇情民意直报点

    (作者单位: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

 

热点新闻